如果你是完全程式撰寫新手,很推薦你先利用 Google Colab 進行練習。
因為上面已經幫你設定好環境,無須擔心環境安裝問題~
而且可以跟你的 Google Drive 進行掛載喔!
如何打開新的筆記本
如果你要打開一個新的 Colab 筆記本有兩種方法:
- 點開 Google Colab ,然後按「檔案」→ 「新增筆記本」
- 到你的 Google Drive,選擇想要存放筆記本的位置, 「右鍵」→「更多」,還沒安裝過的話需要到「連結更多應用程式」找到 Colab 進行安裝;已經安裝過的話就會出現在「更多」裡面了!
如何使用筆記本-編寫篇
撰寫的地方大概分三個區塊:
- 文字區塊:
- 要新增文字,就按上方的「+文字」
- 文字可以用他的編輯器進行編輯,也可以直接撰寫 Markdown 格式。如果你還不知道什麼是 Markdown,很推薦學習一下,因為許多筆記本軟體或未來撰寫說明文件,都會使用到這個格式撰寫(以後會根據教學內容,進行小部分的教學,但功能繁雜,有興趣學習者可以自行搜查更多資料~)
- 程式碼區塊:
- 要新增程式碼,就按上方的「+程式碼」
- 結果呈現區塊:
- 結果是會被保留的,下次再打開還會存在,包括圖表也會直接顯示在此
如何使用筆記本-安裝套件
一般大家常用的套件安裝工具是 pip
(未來會在介紹套件管理工具的部分)
如果在自己電腦上要利用 terminal(很多人俗稱小黑窗)來安裝套件,指令是 pip install 套件名稱
而在這種互動式筆記本上要安裝套件,其實只要在前面加上 !
即可,也就是 !pip install 套件名稱
但請注意,Colab 不會將你的個人環境設定存起來,所以每次重新連線,就要再安裝一次套件喔!
如何使用筆記本-常用的設定
1. 縮排與行數
縮排對 Python 來說相當重要,因為會影響程式區塊判定。
一般而言 Python 撰寫風格上習慣以 4 個空格作為縮排(當然你還是可以有自己的風格習慣)
但每次按 4 下空白鍵不是很麻煩嗎?
所以其實你可以設定縮排格式,未來只要按下一次 tab 鍵,就會自動填入 4 個空格(小科普:雖然按下 tab 鍵感覺也很像 4 個空白的大小,但其實對電腦來說,tab 鍵的空白跟 space 鍵的空白是不同的喔 XD)
- 按上方的「工具」→「設定」
- 找到「編輯器」→「縮排寬度」進行設定(預設為 2)
- 預設的筆記本是不會顯示程式碼行數的,這樣其實不利於 debug(抓蟲),所以一般我會打開「顯示行數」
2. 黑色背景
白色的背景久了真的很傷眼睛!!!
所以通常我會換成黑色的,但提醒一下,換成黑色的會對預設圖表顯示有點壞處(例如看不到他的字寫什麼,因為預設會是黑色的字 XD)。
3. 掛載 Google Drive
這個功能的好處就是讓你的 Google drive 拿來當空間用,你可以從你的空間讀取文件,也可以下載文件直接存在 Google Drive 上!
- 按下左邊資料夾的圖示
- 按下以下的掛接雲端硬碟即可
4. 萌寵區(X)
工程師們都喜歡做一下只是要添加樂趣但沒有實質效益的事
打開這個之後,當你太久沒動作,就會看到有動物跑出來陪你了 -3-
其他還有許多設定大家可以自行摸摸看喔~